阎锡山
1949年12月9日,“山西王”阎锡山带着几名贴身侍卫和几箱黄金逃往台湾,自此开始了他在台湾的最后10年时光。这是阎锡山一生中最为低谷的时刻,要知道他曾经登上了美国《时代周刊》的封面。
当时《时代》周刊这样评价阎锡山:“他是一位真正的‘和平军阀’,这是他多年来的第一次战争,因此,上周公众的兴趣和同情,都集中在这位伟大的、长满胸毛、操着浑厚嗓音的阎元帅身上。”
作为“山西王”,阎锡山统治山西长达38年。然而,这一切随着太原的解放而烟消云散。阎锡山刚到台湾时,他准备大展拳脚,于是开始岛内进行广泛演讲。但是,蒋介石根本不给阎锡山任何机会。
阎锡山
1950年3月,蒋介石在台湾恢复职务,并开始大量任命自己的亲信担任要职。在这样背景下,阎锡山很识趣地辞掉了所有职务。正式离开前,阎锡山举行了小型茶话会,跟好友一一告别。
面对好友的关心,阎锡山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:“无珠宝而不争珠宝,不是不争,是无所争;有珠宝而不争,是自己心上无珠宝,才足为奇。人不污辱你,你不和人争,不是不争,是无争;人污辱你,你不和人争,才是不争。”
阎锡山
阎锡山先是来到台北市中山北路1段105巷16号搬到丽水街8号居住,他住了一段时间后发现附近车辆来往不断,噪音太大。于是,阎锡山带着几名侍卫来到台北郊区阳明山边的菁山居住。
菁山的位置特别偏僻,这里有日本殖民台湾时没有建成的茶园。另外,这里荒凉无比,周边没有村庄,没有电,也没有水,连房屋也没有,他们到最近的通车公路需要步行半个小时。
台湾阎锡山故居
初到菁山时,侍卫们都劝说阎锡山换个地方,这里实在太偏僻了。阎锡山却不以为然,他就地取材,跟侍卫们一起搭建茅草屋、开垦菜园和饲养家禽等。对于这段经历,阎锡山在日记中写道:
“由台北市丽水街八号移居阳明山公馆里九邻八十一号,后改为台北市士林区永公路二四五巷三四弄二七三号。其地为废耕之茶园,杂草及胸,道路坎坷,无电灯电话,饮用山泉,距山仔后公路步行三十分钟,建筑茅屋,从事著述,人以‘菁庐’名之。台风一年数至,草庐时受损坏,遂就地取材,建石屋数间,命名为种能洞。”
台湾阎锡山故居
很遗憾,阎锡山在茅草屋中没有生活到一年时间,因为在台风的侵袭下,经常受到损坏。于是,阎锡山在茅草屋损坏后,花费巨资修建砖石结构的房屋。晚年的阎锡山对山西老家特别思念,所以他按照窑洞的风格重建房屋。
当新的住所完工后,阎锡山命名为“种能洞”。由于台湾气候湿热,加上地震频发,根本不适合修建窑洞风格的房屋,阎锡山却想了很多办法。阎锡山在日记中也给予记录:“窑洞有三种缺点:一潮湿,二空气不流通,三怕地震。适合于北方,不适合于台湾。这三个缺点,经研究全可补救,使用洋灰就防住了潮湿;开前后窗户可使空气流通;至于地震,窑洞与楼房性质一样。”
台湾阎锡山故居
之所以命名为“种能洞”,这是阎锡山的宇宙观,他认为世界万物的根本是种子,种子功能无穷大。“种能洞”面积不大,由于五间房子组成,分为卧室、起居室、会客室、警卫室等,每间约10平方米左右。
如果按照阎锡山的身份,这样的房屋根本跟他不匹配,可他却在“种能洞”度过了自己的余生,过着闭门谢客著书的生活。1960年5月23日,阎锡山在台湾病逝,终年78岁。阎锡山晚年对死亡看得很淡,他早已就后事做了安排。
蒋介石吊唁阎锡山
阎锡山的遗嘱共有七点:“一、丧事宜俭不宜奢;二、来宾送来的挽联可收,但不得收挽幛;三、灵前供无花之花木;四、死后早日出殡不作久停;五、不要过于悲痛放声大哭;六、墓碑上刻日记第100段和第128段;七、七日之内每天早晚各读他的《补心灵》一遍。”
阎锡山去世后,葬礼规模空前,蒋介石亲自安排治丧委员会,并到场吊唁,还送上一块匾额,上写“怆怀老勋”。阎锡山很清楚自己无法叶落归根,也难以葬回山西老家。按照阎锡山的遗嘱,他死后葬在距离故居不远山坡上。
阎锡山墓地
因为蒋介石的“关照”,阎锡山的墓地颇为豪华,墓碑朝向山西老家,寓意魂归故里。值得一提的是,阎锡山去世后他生前贴身侍卫张日明甘愿为他守墓至今,已经长达64年。